防水滲漏的原理你知道嗎?
在人們的觀念中,防水問題似乎沒有那么重要,也沒有那么引人關注,習慣了出現滲漏水是正?,F象的看法。這種錯誤的觀點很大程度上容忍了滲漏水質量問題的長期存在,給結構安全埋下了隱患,給生活帶來了諸多麻煩。
滲漏水成因原理
建筑工程滲漏水維修是一項復雜而又困難的綜合性工作,它是在現場察看的基礎上,通過調查獲得多方面資料,結合各種檢測方法和工作經驗,作出正確原因判斷后,根據工程實際可操作的條件,確定最終維修方案。
在滲漏水維修過程中,大面積出問題情況并不多見,大多數滲漏都發生在細部節點上。
99%原理:99%的滲漏水不是由于材料失效導致的,是與防水設計和施工質量相關。
這里所指材料是指符合國家標準質量要求的材料,而非指假劣材料。設計選材不當、防水構造設置不當、施工細部處理不當才是導致滲漏水現象的主要原因。
90%―1%原理:近90%的滲漏水問題都出現在僅占整個建筑或結構表面面積不到1%的細部節點部位。
這些細部節點包括:女兒墻壓頂、屋面防水層收頭、出屋面管道、窗框周邊防水、幕墻根部、地下室變形縫等。正是這些不到1%的表面積上的缺陷,造成整個建筑出現各種滲漏水問題。
一些基本原理:
1、水不僅受重力影響有向下移動的性能,同時還有平面流淌的性能。
2、普通水泥砂漿、大多數的面磚無機勾縫材料、混凝土的微裂縫等,在毛細作用下,其滲水或吸潮會比預想的嚴重。
3、除了可外露使用的防水材料外,一般防水材料在外露環境下老化速度相當快。即使表觀情況很好的玻璃膠、結構膠,在一定年限后,也會產生脫膠、開裂等現象。
4、無論是屋面、地下室、外墻面,受溫差變化影響產生的變形量足夠使結構的某些部位被拉開,這些在結構完成后一二年內被拉開的小裂縫,在整個建筑生命的過程會隨著溫差變化而不斷地擴大或閉合。如果結構設置了變形縫,或墻面設置了分格縫,變形會更多地集中在這些預設置的縫上,但也不會因此完全避免不會發生縮脹變形裂縫。
5、地下室滲水不一定只發生在地下水位以下部位,潮濕土壤中的水分也會通過毛細作用,從混凝土裂縫或疏松混凝土的毛細孔滲入室內,造成墻面濕跡現象。
6、下雨不漏而停雨后滲水的原因主要是,從進水點到室內滲出點之間存在可蓄容水量較大的材料。當下小雨時,進入墻體的水較少,雨停后通過蒸發擴散,在室內不會產生明顯的濕跡。當進水量較多時,特別是雨后太陽高溫照射下,蓄在材料中的水分會迅速擴散,造成表面水分來不及蒸發而出現濕跡。
7、青瓦、磚墻、砂漿、混凝土等材料都具有一定的透水性,只是滲透性能有大小差異。為什么平時我們沒有看到滲水現象,主要由于墻體材料均勻吸水及均勻擴散,使得室內墻面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色差,水分連續快速蒸發,以至看不出集中的滲水現象。
8、冷凝水現象無法采用防水材料得到改善和解決,只能通過減少墻體與空氣的溫差、減小空氣的相對濕度、加強通風等方法解決。